——《高效信息管理术2.0》学习札记
说来惭愧,寒假时趁着打折在少数派购买的《高效信息管理术》这个课程,直到现在才开始静下心来好好研究。
Louiscard的这个课程一共分为收集、处理、整理、检索、输出和内化六个部分。此前大多只是读完了第一个部分就草草了事,依然如往常一样,陷入了折腾工具的泥沼。这次花了大半天时间读到了第三个部分,才发觉这个课程的精华所在。“整理篇”涉及的方法论和基本架构甚至应当在整个信息管理的初始阶段就确定下来,此前的收集和处理两个步骤才能更加有的放矢,不至于陷入被信息淹没的困扰。
以下是结合我自己的思考,对“整理篇”的几个关键概念进行重新梳理。
整理篇共分为5小节,其中1-3主要讨论“笔记”,4讨论“大纲”,5讨论“数据库”,其中又涉及到了“清单”的概念。“数据库”可看作是一个高位概念,不同的数据库可以有不同的组织和表现形式,笔记、大纲和清单就是三种不同的数据库。
按照信息加工处理的深度不同,我认为这三种数据库还可以分成两个等级,我们可以分别称之为“一级处理”和“二级处理”。
1. 笔记
笔记位于一级处理,其中又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纯粹的他人的作品,无论是书籍、文章、课件还是视频。这些作品可以看做是一个封装好的信息产品,观点、逻辑、风格、设计等方方面面的信息被他人组织好,经过媒体渠道传递到我们手中,在经过收集和处理篇的筛选过后被纳入到我们的信息管理体系。课程中的5.1-5.3介绍的信息分类标准、标签系统和信息链接都只涉及到这些“信息产品”的表面状态,即,它们应当在我的信息管理体系中位于什么位置,以及它们彼此之间有何联系。这些处理手段只是一级处理,因为我们尚未真正进入到这些信息产品的内部。以一篇文章为例,在我们日后的检索和调取过程中,我们很可能只是需要其中的一小部分的内容,但因为这些产品只经过了一级处理,我们仍然要重头开始阅读、寻找和定位我们真正需要的那一小条信息。
还有一类笔记,也就是我们在接受这些信息产品时的一些琐碎的灵感。这些灵感被随手记录下来,随着原始内容一起进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中。相比于信息产品本身的内部内容,这些灵感已经是我们初步加工输出的产物,其表现形式可能是课堂笔记、阅读批注、灵感草稿等等。不过,由于这类信息往往是附着于上述信息产品的,也会随着这些产品被分门别类的放置,调取时要首先找到原始的产品,因此我也将这类信息放在一级处理中。
2. 清单和大纲
清单和大纲属于二级处理。关于清单和大纲的具体定义,可以看原课程3.5和3.4节,这里只能简单概述。
先说清单。清单并不等同于“笔记”信息中类似《科幻迷必读20本书》这样的文章,正如3.5节中所述,它可以看作是一种信息管理的API接口,能够随取随用。清单必然是以“真实的高频信息需求为基础”的,如原文中举出来的推荐的工具清单、素材清单、sop清单、文件模板清单等。正是因为这种类型的信息组织是以自身切实的需求为导向,不管原始信息是来自一级处理阶段某个信息产品中的只言片语,还是自身长久以来的经验,必然要进一步经过自己的提炼、概括和筛选。因此,我将这种数据库归入到二级处理。往往二级处理的信息来源就是一级处理的信息产品。
“清单”数据库的提出令我长久以来的困惑得到了解决。一直以来,我都有随手摘录各种让我有所感触的句子的习惯,这些句子可能散落在手写笔记、屏幕截图、读书笔记、备忘录等等各个地方,尝试过很多办法想要将它们有序地放在一起,但即使堆放在一起也总是乱糟糟的。尤其是读书过程中随手划线的句子,阅读过程中可能很有感触,但合上书之后就会马上忘却,甚至再也不会回头看。
另一方面,在写作上我又有想要提高自己在某个具体的书写能力的需求,例如想要学习更多精妙的比喻、更丰富的人物描写的词汇、更细腻的环境和心理描写等等。前文提到的那些摘录本该成为满足这一需求的良好素材,但是由于一直以来得不到有效组织,两者之间长期存在着断层。读到Louiscard提出的“清单”概念之后有了醍醐灌顶的感觉。我可以按照我的具体需求先建立一个“清单”数据库,例如“描写类素材”、“格言类素材”、“情节安排类素材”,这其实也是一个建立需求的过程,有了需求,在读书读文章的过程中,记录下来的句子就有了它们被记录下来的意义。这样,这些原本可能只是“笔记”的信息经过我的挑选和细分,能够进入到二级处理的阶段,在下一个输出阶段的过程中,就不需要再重新回到一级处理阶段去寻找能够满足我的需求的内容了。
“大纲”也属于二级处理,处理程度比起“清单”可能还要更深。用更好理解的术语来说,“大纲”类似知识wiki,其中的信息内容以学科为单位被有层级有次序地组织起来,共同完整地呈现出一个学科的基本信息和面貌。作为研究生,专业方向又有着过于丰富的体系和知识面,长久以来一直没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来组织读专著、读paper、听讲座的过程中涉及的各方面的知识点,常常有读了忘,学了和没学一样望洋兴叹的感觉。Louiscard提供的这个“大纲”数据库的建立思路,尽管看起来还是令人有些心生畏惧(建立一个网状学科知识树何其困难!),但至少还是有个比较明晰的方向的。
3. 我的信息管理流程
其实信息管理还有三级处理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主要就是信息的输出。关于信息的输出,值得一提的是一直被各种学者作家和社会名流推崇的卡片写作法。在我看来,正如札记类笔记位于一级和二级信息处理的过渡,卡片写作也可以看作是二级和三级信息处理的过渡阶段。在卡片写作的基础上,完成一篇更长更具系统性的文章乃至书籍的输出,才算是信息处理的终极阶段。
由此,我将信息管理重新划分成这样一个流程:
信息产品 –> 筛选 –> 收集(inbox)–> 一级处理(分类、建立链接、简单感想)–> 二级处理(清单/大纲) –> 三级处理(输出)
就本文的形成过程而言,原课程是信息产品,筛选是在购买的过程中完成的。由于我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课程内容只是收集在我的少数派账号中,并且在我用滴答清单进行任务管理时作为一个长期学习项目被记录下来。进入滴答清单也是一个简单的一级处理过程。同样,因为尚未建立二级处理体系,对这一课程的二级处理是通过手写笔记、摘录要点、在草稿纸上划分出三级处理过程并画出上述流程图,相当于一个再加工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奠定了三级处理的基本思路和大纲,并最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整理输出,呈现在了大家面前。
只有了这样一个基本流程的建立,回过头去思考工具选择也就不是问题了。由于我是安卓+win用户,已经初步接触到了一些工具,同时属于价格敏感的人群,因此,收集和一级处理阶段继续选用正在使用的OneNote+滴答清单,二级处理暂时使用Notion+Xmind,三级处理用typora+个人博客。当然,这些工具之间也会有交错之处,或者偶尔使用更专业的工具,例如平时要是规划旅游路线,博客就不太适合作为输出工具,三级处理的过程可能直接在Notion中就已经完成了。再比如我个人倾向于认为思维导图归类为一级内容,原因是尽管思维导图对原信息产品进行了比较大幅度的加工,i.e. 压缩处理,但基本框架仍然是贴着原产品走的,并不是个人信息处理需求主导下的产物。那么Xmind同样可以用于一级处理阶段。
信息管理确实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建立、试错和维护的,上述流程的建立实际上也还只是我在初步学习课程之后的一种理论化的尝试。只有在后续不断的自我更新和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但至少有了这样一个粗糙的流程指导,就如同打通任督二脉一般有种舒畅感,面对长久以来积压下来的各种芜杂的信息也不至于心烦意乱了,在这里悄悄感谢一下Louiscard吧。😜